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產生雷電的條件是雷雨云中有積累并形成極性。下面貴州防雷廠家的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閃電大家都知道,它來源于夏季的積雨云層。當攜帶電荷的云層臨近地面上高大的建筑物時,就會出現正負電荷對撞,并形成強大的閃光,同時會伴隨空氣的共振產生巨大的轟鳴聲,這就是雷電。有時,人們把閃電稱作雷電。為什么叫雷電呢?因為“雷”象征爆炸,“雷鳴電閃”中的“雷”形容聲音,而“閃”是由于正負電荷撞擊而形成的光輻射,所以,人們將自然界中的打雷和閃電統稱為雷電。閃電的電壓是很高的,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的雷電釋放的功率可高達1000萬瓦,相當于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避雷針只能預防直擊雷的強大電荷沖擊,而對強雷電磁感應的電荷就很難起作用了。 雷電分為接觸電荷和感應電荷。
(1)接觸電荷:在強大的積雨云層中,由于電荷不斷積累,形成了強大的靜電高壓電場。在電場力作用下,對地面上的高大物體形成尖端放電,以卸載電荷。在這種情況下,云層攜帶的是正電荷,大地攜帶的是負電荷。當正負電荷相互碰撞時,就會形成瞬間的中和反應,這也叫直擊雷。
(2)感應電荷:在云層放電的瞬間,形成強大的電磁轉換,這種強大的電磁場就會在地球表面的金屬導體上形成感應電荷。這種感應電荷會在瞬間積累構成高壓電場放電,從而導致通訊網絡和電氣設備瞬間被擊毀。
雷電會給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壞,每年的雷雨季節給人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數億美元,每年被雷電擊中死亡的人和其他動物數量高得驚人,而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攀升。雷電對人體的傷害主要包括兩個類型:
(1)直擊雷:當人遭到雷擊的一瞬間,強大的電流會迅速通過人體,嚴重者可導致心跳停止、肺功能衰竭、腦組織缺氧而死亡。另外,雷擊產生的高溫弧光也會形成人體不同程度的皮膚灼傷和碳化。人體遭雷電擊傷,會形成樹枝狀的雷擊紋理,致使皮膚剝脫和出血,也可造成耳鼓和內臟破裂等等。另外,據不完全統計,在每年的雷雨季節中,世界上所發生的雷擊高達1700次左右,全世界每年大概有數千人遭受雷擊。在比較平坦的地形上,30米左右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就會被擊中一次;每座數十米及以上的高層建筑物,如廣播或電視塔,每年會被擊中20次左右,每次雷擊所產生的高電壓達6億伏左右。如果沒有避雷設備,這些建筑物早就被毀掉了。從云層到地面的閃電雷擊,它也包含了在50毫秒左右間隔之內的發生次數,也就是4次左右的獨立雷擊次數。第一次的雷擊峰值電流大約在2萬安培左右,而后續雷擊的電流峰值則會減半,最后一次雷擊很可能產生大約140安培左右的持續電流,其持續的時間可長達數十毫秒左右。
(2)雷電感應。是在雷電感應過程中產生的強大瞬間電磁場,這種強大的感應磁場,可在地面金屬網絡中產生感應電荷。包括有線、無線通訊網絡,電力輸電網絡和其他金屬材料制成的線路系統。高強度的感應電荷會在這些金屬網絡中形成強大的瞬間高壓電場,從而形成對用電設備的高壓弧光放電,最終會導致電氣設備燒毀。尤其對電子等弱電設備的破壞最為嚴重,如,家用電器的電視機、電腦、通信設備、辦公設備等等。每年,被感應雷電擊毀的用電設備事故達千萬件以上。這種高壓感應電也會對人身造成傷害。
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由于電視剛剛普及,電視天線的高度大都在10米左右,有的還不到10米。這樣的天線高度在平原區是常見的,而四周的高大物體也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樹木、高層建筑、水塔、市電網絡等。鑒于民用電視天線的高度,其遭受直擊雷的概率是很低的。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雷云形成